中新網吉林新聞11月9日電 (譚偉旗 王森淼)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家住榆樹某地的王氏父女卻因土地問題而“恩斷義絕”。近日,榆樹市人民法院環(huán)城人民法庭庭長孫曉東成功調解一起關于父女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積極“搭橋”解開父女心結,將“家務事”巧妙化解,維護了親人間的感情。
據(jù)悉,原告小王與被告老王是父女關系,1997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小王一家三口共分得土地0.66坰,每人0.22坰。2010年小王婚嫁后,便向老王索要這0.22坰土地,但老王以各種理由推脫不給,小王認為這是自己的土地,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遂向該院提起訴訟。
法官接到此案后查明,今年,老王未經小王的同意將土地承包出去,直補款直接打到老王的賬戶上,小王曾多次索要土地承包費,但是老王以孝道為由,“霸占”錢款不給,小王心中便升起一股“怨氣”,一怒之下將親生父親告上法庭。
面對父女之間的矛盾,法官明白血濃于水的親情若因此破裂將會是一家人的終身遺憾。為了讓這對父女重續(xù)親情,法官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多次奔走,對原被告雙方進行耐心的疏導勸說,以情為切入點緩解父女之間緊張關系,說明利害關系,。
經過承辦法官的不懈努力,雙方達成了調解意見:自2023年1月1日起原告分得的承包地0.22坰由原告本人耕種經營,政府發(fā)放的直補款項歸原告所有。被告給付原告0.22坰承包地今年的承包費及直補款,此款在當庭就已給付。
以情化紛人和諧,用法止爭常警醒。該院時刻保持高度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強化訴前調解在案件辦理中的作用,將案結、事了、人和諧同步推進,提高辦案效率,節(jié)省辦案人時間,提升群眾滿意度,努力成為百姓的知心人、解憂人。(完)
(來源:中新網吉林)
(編輯:王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