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吉林省林業(yè)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吉林省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采取一系列扎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全面推進轄區(qū)內候鳥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省已記錄到的鳥類達38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01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27種,國家二級保護74種。2022年,全省監(jiān)測發(fā)現中華秋沙鴨總數600余只,比2018年繁殖種群增長近300只。白鶴每年春秋兩季在吉林停歇覓食數量平均在2000多只,占世界現有種群數量的一半以上。
吉林省地理位置獨特,濕地資源豐富,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是白鶴、丹頂鶴、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等瀕危物種重要遷徙繁殖地。吉林省候鳥遷徙主要分為東西兩線,其中東線始于琿春圖們江口,往西伯利亞遷徙,涉及吉林、蛟河、集安等東部各縣市。西線始于西遼河,住北遷往西伯利亞,主要包括西部的洮南、通榆、鎮(zhèn)賚、長春、農安各縣市。
近年來,全省常態(tài)化開展保護專項行動,持續(xù)加大對鳥類的保護力度。省林業(yè)和草原局積極組織各級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持續(xù)開展野外巡護、清山清套清網活動和候鳥護飛行動,積極會同公安、市場監(jiān)管、海關、網信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獵捕和交易野生動物專項執(zhí)法行動。2022年,吉林省首次啟動了遷徙水鳥同步調查,在全省共選擇99個樣區(qū),布設290個樣點,基本實現了全省遷徙水鳥分布區(qū)域全覆蓋,為有效開展候鳥棲息生境保護、野外監(jiān)測巡護、疫源疫病監(jiān)測防控、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保護政策制定和保護工程實施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完)
【原標題:我省候鳥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已記錄到鳥類達385種】
(來源:吉林日報)
(編輯:王思博)